No. 3 - June, 2025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
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─ 李佳穎
「一旦有了不朽的念頭,大家都得進烤箱。」
─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李佳穎
爲什麼是烤箱呢?內文提及美國詩人普拉斯「將頭放進烤箱裡自殺」以及書中老王所說「任何影像、聲音、文字,廣義的紀錄都是一種對上帝的褻瀆,一旦有了不朽的念頭,大家都得進烤箱。」烤箱的熱如同地獄之火難耐,因此寫下回憶錄,讓自己成為不朽,也等同於進入烤箱的過程。
「這是一本追殺小學同學,對戰他人記憶的回憶錄,埋藏一部挖掘成長秘密的小說。」
─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李佳穎
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探討小說與回憶錄之間的距離,同時透過前青春期的闡述及現實中應證回憶的過程,交錯組成。乍看以為是作者的回憶錄,但其實是描述主角寫下回憶錄的箇中事,是故事中的故事,是小說。
「時間很長,十三歲的時間是一條莫比烏斯環,我孔洞大開地走在雙倍的訊息量上,那時我不知道,以為一輩子時間都會這麼長。我不知道童年與成年之間將有明確一剪,時間將斷成一線往單一方向頭也不回奔去,萬物將扁平成兩面,一體正反,冰山上下。」
─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李佳穎
童年總是奇妙,年少時一心想趕緊長大,覺得成為大人之路遙遠地沒有盡頭。一晃眼,童年已如飛沙般遠去,那些緊握的記憶逐漸消逝,最後才發現無盡的是時間,而非童年。
書中主角阿丹寫下前青春期的故事,十至十五歲,心胸逐漸開闊,開始有了明確的自我意識,是通往成年的過渡期。在這個階段阿丹經歷父母離異、性徵逐漸成熟與對性向的探索,一路往未知前進,卻比任何時候無畏。
特別喜歡書中女孩會跟爸媽玩的「說謊家」遊戲,規則是「每個人要講今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三件事,其中兩個是真正發生的,一個是謊言,另外兩個人的任務便是要猜猜看到底哪一件事是假的。」最終她得出結論「學會說謊的最好方式就是說實話,儘可能說實話,然後把謊話夾在沒人注意的地方。」如同爸媽要離婚的消息。
“我感覺有股溫熱的液體浮上眼睛四周。
「妹妹,」我媽說:「我們沒有拋棄你。」
我看著他們的眼睛。 我就那樣看著他們,直到他們低頭再拿起我的回憶錄。”
─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李佳穎
「任何熬過童年的人都有足夠支撐他後半輩子的人生素材」歐康納說。
─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李佳穎
留言
此網站已受到 hCaptcha 保護,且適用 hCaptcha 隱私政策以及服務條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