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購物車

您的購物車為空

台灣文學

No. 5 - August, 2025《細軟》

《細軟》─ 馬翊航

《細軟》讀起來像心中呢喃,一段傳不進對方心裡的耳語,哀怨且低聲下氣。日常的關係如鏡頭裡的畫面,為每一次的美好按下快門,珍藏在回憶的皺褶裡。可惜畫面再美好,我們也無法永遠佇足,按下快門的瞬間也視同告別,硬生生地,毫無察覺。

《細軟》有收拾好行李出發之意,詩篇分為火種、酒水以及小刀,靈感來自宮崎駿《天空之城》 的主題曲〈君をのせて〉,帶上這三樣東西就能出發,步向以愛情為名的旅程。「火種」在此詩篇裡有自我護衛之意,「酒水」代表愛情的日常,「小刀」則意味對愛情的憎恨。詩與詩的縫隙裡,不難看見馬翊航透過種種靜物來譬喻關係裡的變化,如利刃、如青銅、如煤球,睹物思人的哀愁隨詩句湧出。

「我大概不願再見你/當你死時/我將比那些失去你的地方/還要空曠」⎯《細軟》 馬翊航

在關係裡痛到極致之處,會逐漸建立起防衛機制,理性與感性相互干戈,遠離的同時,卻熱切期盼對方的回頭,於是痛著愛著,待對方出走,心裡某部分也跟著消失了,面積比任何地方都大,空曠到能恣意呼喊,卻始終喚不回對方的回應,僅剩回音遣返。

「反正愛,是一場好長的病/好淺的睡眠」
⎯《細軟》 馬翊航

與對方共枕,疲軟的睡榻也成了幸福的溫床。床,是時光的竊賊、情慾的吹號者,我們可以在不到一坪的空間裡歡愉、做夢,一起遨遊直到我們都被柔軟地虛耗。可若你夢裡沒有我,床是否只剩竊取的功用?我隨時都得驚醒。

「除了我的心是多出來的/我想不到任何可能」
⎯《細軟》 馬翊航

我們很常在關係未明時,將小事的蛛絲謬看成感情的紅線,自顧地拼湊成網,當作是對方編織的藍圖,無法自拔,於是走進迷宮般的蛛網裡,自尋死路。可我們總有這股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衝動,學到教訓,卻又一次次地站在迷宮入口。不禁好奇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,以致於對方錯過或假裝錯過,是自己想太多嗎?我該拋棄什麼?漸漸在這段關係裡設下「假如」的欄架,祈禱跨過一關,對方的心意也能關關過,可跑道上只見自己的心在跳躍,奮力且多餘。

「大象觸摸看不到的人/天氣安慰失敗的預報/因為愛實在太繁瑣就讓你先走/包裹裡有堅果、軟絲/海蛇私藏的糖/你知道我一定會替你收拾的/就像你也知道/我的聰明發光/並無助於愛藏」
⎯《細軟》 馬翊航

聽聞友人深愛時常說「因為我愛他,他想跟誰想做什麼都沒關係。」荒唐地令人暈眩。可當遇上才明白那是自願將自己放在愛人之下的卑屈,對方是宇宙,避免他走進自身如腸般繁瑣的眷戀裡,委曲求全,如馬翊航的詩,雖低聲下氣,可是哪種聲?哪種氣?楊佳嫺在《細軟》的序中所說「自貶即自高,低到地裡,滿嘴塵土,才更能襯托愛情的偉岸」。

「像十八歲的菩薩/看,我的愛一如舊時新月/陰險端莊」⎯《細軟》 馬翊航

留言

此網站已受到 hCaptcha 保護,且適用 hCaptcha 隱私政策以及服務條款